健康管理师证书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颁发的证书,通常被称为“红证”;另一种是由人社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的证书,俗称“蓝证”。这两种证书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
首先,蓝证被称为“岗位能力证书”,主要证明持证者接受过相关培训,并具备一定的岗位技能。这意味着蓝证表明你经过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但并不代表完全的职业资格。
而红证则属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它是国家规定的职业资格制度的一部分。这个证书代表着国家统一标准的工种类别,是从业人员在进入行业之前必须获得的认证或技能证明。许多三甲医院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和评估员工时,通常将红证视为从业资格的重要依据。
因此,对于希望从事健康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了解这两种证书的差异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求职时需要满足用人单位对从业资格的要求。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官方规定,从2020年5月起,健康管理师证书将由评价机构独立印制并发放,政府部门将不再参与监督和管理。证书的样式如下:
证书印章要求
1. 证书上需加盖“评价机构名称”或“评价机构名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用章”的印章,具体参考“示例样式(一)”。
2. 如果证书是由评价机构的下属分支机构颁发,则必须在加盖评价机构印章的同时,额外加盖备案的“分支机构名称”或“分支机构名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用章”的印章。其中,评价机构的印章应位于左侧,而分支机构的印章应位于右侧,参见“示例样式(二)”。
3. 证书上的照片可以加盖评价机构或分支机构的钢印,其样式和内容应与印章一致。用人单位(包括分支机构)的印章可以由该单位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代章。
健康管理师证书的种类
正规的健康管理师证书有三种样式,分别是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证书。无论是哪一代的证书,只要能够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网(OSTA官网)上查询到,均认可的证书。
第一代健康管理师证书是由劳动保障部(即后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行鉴定与发放,证书上盖有劳动(人社)部门的章。第二代证书则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鉴定和发放,证书上印有卫健委的章。第三代证书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此时人社部和卫健委均不再参与健康管理师的鉴定和发证工作,而是由人社部门认可的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类证书通常印有XXX学校、XXX学院、XXX公司或XXX商协会等颁发单位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