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份,北方地区的气温持续走低,尤其是隆冬时节,更是寒冷刺骨。对于岁数较大的老年人来说,寒冷的天气无异于一种折磨,风湿病、高血压和老寒腿等疾病纷纷“光顾”。尽管家中有供暖设备,身体对寒冷的敏感却并未因此减少,这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气候较为温暖的南方城市成了许多老年人休养的首选之地。每逢秋冬交替,成千上万来自北方的人群如“候鸟”般南下,前往广东、海南等省市度过冬季,“候鸟”式的迁徙生活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居家养老模式。很多人表示,通过这种“迁徙”的方式,趁着冬季去南方旅游养生,不仅能够调养身心,改善关节病等季节性病症,还能结识新朋友,丰富生活,使心态变得积极乐观。
候鸟式养老的利弊
然而,想要加入“候鸟”行列并非如此简单。对于这种“候鸟式”的过冬方式,到底好不好,应因人而异。从医学角度来看,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严冬“南飞”、春暖“北回”的养生方式。相对来说,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病、关节炎等疾病的老年人到南方过冬,对病情的控制还是有好处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南方温暖,却也潮湿,对于那些在潮湿环境下病情可能加重的老人来说,并不适合去南方过冬。此外,南方一些地区冬天气候湿冷,需要预防冻疮。消化系统不好、常拉肚子、偏湿偏热体质的人,脾胃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异地水土,若选择去南方过冬,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对于那些慢性疾病未能好好控制的老人来说,最好也不要选择到南方过冬。例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波动较大或一直居高不下,南下过冬并非明智之举。另外,热性体质的北方人也不适合到南方过冬。从中医角度而言,阳气在春季生发,夏季外泄,秋冬收藏,而一些南方地区气候暖和甚至炎热,在这样的环境下过冬,阳气得不到收藏,对身体有一定的损耗。对于已经适应北方气候的老年人来说,到南方过冬可能会打乱他们的养生规律。从这一点来看,南下过冬未必是好事,尤其是阴虚、湿热体质的北方人,更不适合这种方式。
编辑:夏淼
目前,在养老机构中,持证工作的养老护理员比例不足50%,并且其中超过70%为初级养老护理员。养老从业人员面临以下“三低三高”困境: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学历水平低,同时流动性高、职业风险高、年龄偏高。
前景:重点行业推进
未来,为提升养老护理员的社会地位,国家将重视将养老护理员纳入重要行业范畴。首先,将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同时为养老护理员缴纳五险一金。其次,将完善职业发展体系,把养老护理员纳入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而不再简单归类为技术工人。为了提高专业素质,还会加强对养老护理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此外,政府也将给予养老护理员一系列政策补贴,进一步提升这一职业的吸引力和保障。
职业前景
养老护理员这个职业前景广阔。随着我国逐步迈向老龄化社会,养老机构的数量快速增加,对专业养老护理员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若能切实落实提升养老护理员地位及待遇的一系列措施,养老护理员将迎来光明的发展前景。
本院是XX市XX局下属的XX单位养老机构。因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长,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现向社会公开招聘养老护理员。
招聘条件
1. 身体健康,热爱养老护理工作。
2. 年龄在35至50周岁之间。
3.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专业护理技术证书者优先考虑。
4. 工资待遇面议。
服务员招聘信息
某某养老院因工作需要,现招聘若干名服务员。具体要求如下:
1. 年龄在50周岁以下。
2. 身体健康,有爱心,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
3. 试工三天,若双方满意,可签订正式合同。
养老护理员的职责主要包括提供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和部分简单的基础护理。他们需要帮助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完成洗漱、进食、下床活动以及收送便器等基本生活需求。
入院准备与床单元管理
护理员需要在患者入院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病床单元整洁有序。同时,他们还负责患者出院后的病床单元整理和终末消毒工作,并且对被服进行管理和清点。
环境清洁与通风
养老护理员还需负责病床单元、办公室、杂用室、库房和值班室的清洁整理工作。此外,他们需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确保患者有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
标本送检与患者陪护
护理员有责任将化验标本和各类医疗通知单外送,同时还需陪同患者前往各科室进行检查与治疗,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必要的医疗服务。
维护探视秩序
为了保障病房的安静与秩序,护理员需维持探视秩序,督促探视者按时离开病房,避免对其他患者造成干扰。
临时任务完成
护理员需按时完成每日临时分配的工作任务,根据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执行。
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内容丰富,具体职责会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