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的基础知识涵盖了多个方面。首先是职业道德,这是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此外,还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和营养学基础,帮助理解人体的基本功能和营养素的作用。人群营养基础则侧重于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研究。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则讲解了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
同时,公共营养师还需要掌握食物卫生基础知识,以确保食物的安全性。膳食营养指导与疾病预防部分,则帮助营养师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以预防常见疾病。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主要培养营养师在社区开展营养教育工作的能力。最后,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确保在职业活动中不违法违规的重要保障。
技能
在技能方面,公共营养师需要具备多种能力。首先是进行膳食调查和评价的能力,这是制定科学营养方案的前提。其次是人体营养状况的测定和评价,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个体或群体的营养健康状况。在营养咨询和教育方面,营养师需要具备与个体和群体交流营养知识的能力。
膳食指导评估和食谱编制则是公共营养师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技能。通过对个体需求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此外,食品营养评价是确定食品营养价值的重要步骤。最后,社区营养管理和干预则是将营养知识应用于社区,为提高群体健康水平而开展的具体行动。
公共营养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据调查,我国居民从电视和广播等媒体获取营养知识的比例高达60%至80%,通过报刊和杂志获得营养知识的比例也达到45%至75%,而一半以上的营养知识是通过这些媒体的食品广告获得的。然而,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食品广告中虚假功能宣传的比率高达42%。这种情况导致居民的营养健康意识被误导,并造成资源与资金的极大浪费。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迫切需要大量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公共营养师走向社会,为居民提供准确的营养知识和饮食指导,而不是被利益驱使以误导消费。
理论知识体系
饮食的复杂性决定了由饮食引起的健康问题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目前居民正受到营养不良和营养失衡的双重困扰。公共营养师必须具备非常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才能应对这些问题。这个知识体系包括两个大类和十五项内容:西医营养学(生理生化、基础营养、食品营养、人群营养、烹饪营养、临床营养、西营评价)和中医营养学(中医基础、中医体质、中医理论、中营评价、食物性能、常用食品、体质营养、滋补膳食)。要做到两大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从业者需要进行长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积累。这是一个合格的公共营养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宣教能力
营养知识的普及方式包括营养知识教育和营养知识指导,要求公共营养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1)公共营养师需要能够在社区、学校、团体、食堂、宾馆和餐厅进行普及性宣讲。如何生动具体地讲解,如何吸引听众,如何使内容通俗易懂并深入浅出,都是他们需要掌握的技巧。
(2)在个体咨询中,公共营养师应能够针对存在的营养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并进行案例分析。他们需要制订结合中西医的个体饮食方案。
(3)根据不同体质,公共营养师还需能够科学配餐,以满足个体营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