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工师和高级社工师是中国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中的两个不同等级,它们在资格要求、职责范围、工作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1. 资格要求:
- 中级社工师:通常要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需要有一定年限的社会工作经验(例如,本科学历者需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 高级社工师:资格要求更高,通常需要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并且有更长时间的社会工作经验(例如,硕士学历者需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2. 职责范围:
- 中级社工师:具有独立承担社会工作项目的能力,能够进行个案管理、团体工作以及社区发展等工作。
- 高级社工师:除了具备中级社工师的所有能力外,还能够承担更高层次的社会工作任务,如政策研究、社会工作规划及专业督导等。
3. 工作领域:
- 中级社工师:可以在多个社会工作领域内开展工作,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家庭和社区等。
- 高级社工师:除了中级社工师涉及的工作领域外,还可以参与更广泛的社会工作,如社会政策制定、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等领域。
4. 职业发展:
- 中级社工师:可以在社会工作机构、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等单位担任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 高级社工师:通常担任更高级别的管理或专业指导角色,如社会工作部门的负责人或高级顾问等。
高级社工师在资格要求、职责范围和工作领域方面都高于中级社工师,代表了更高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认可度。
中级社工师相当于设计师中的一般技术水平,高级社工师则如同设计师中的顶尖高手。
中级社会工作师的全称为中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该证书采取“登记管理”制度。考生在取得证书后的1年内,需前往当地民政部门或社会工作协会进行首次登记,登记的有效期为3年。证书一旦领取并完成登记,即可生效,持证者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指的是那些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并通过个案、小组、社区和行政等专业方法来帮助机构和个人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公正的专业工作者。他们的职业宗旨是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机构和个人提供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
助人的崇高事业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如果说医生的职责在于为人们医治生理上的疾病,那么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则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从最初的施舍和慈善行动发展而来的社会工作,始终带有明显的助人特征,体现出一种崇高的爱心事业。然而,现代社会工作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救贫济弱的活动范围,致力于为全体人民提供服务,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的社区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社会工作还发展出一套专门的技术与方法,成为当代社会中普遍认同的专业和不可或缺的职业。
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美国《社会工作年鉴》指出,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工作,不论其工作对象是个人还是团体,都着重于协助其根据特殊需要或能力,配合社会的需求,从而获得社会关系的调整与生活的改善。为了培养具有社会工作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许多国家在大学里设立了社会工作学院或社会工作系,培养社会工作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某些国家还设立了社会工作教学委员会,以规范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设置,促进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我国自1988年下半年开始初建社会工作专业,目前,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学科下的一个分支学科。
专门的职业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美国的一位学者在《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中表示:“一种新的职业已经并且正在我们眼前日渐成熟,这就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不再是过去那种手挎菜篮帮助穷人的活动,而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手段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职业。尽管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许多人开始认识到社会工作与传统的城市居委会服务有所不同,但它还未从原有的职业分类系统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专业服务主要在传统职业框架内进行。从职业分化的角度看,我国的社会工作者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社会工作的制度化
社会工作也是一种制度。早在40年前,威特默在其著作《社会工作--一种社会制度分析》中指出,社会工作是一个有组织的机构或社团为解决个人所遇到的困难而提供援助,并帮助个人调整其社会关系而提供的各种服务。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提供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服务,已被纳入现代社会的制度体系中,成为贯彻政府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之一。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同时也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