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是指那些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利用个案、社区、小组等专业方法,帮助机构和个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社会服务人员。
社会工作师的活动领域与职业发展
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师主要活跃在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社区服务机构以及街道办事处等各个领域。他们的专业服务开始逐步向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辅导等更广阔的领域扩展。社会工作师在维系社会良好秩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确立
社会工作师作为一种新的职业资格,其职业水平考试大纲已经通过国家人事部门的审定,这标志着社会工作者首次被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的范畴。
社会工作师证书的优势
社会工作师证书有利于求职和面试,并带来额外福利,具体如下:
1. 该证书属于职称类证书。无论我们未来在哪里工作,这一水平的职称将伴随我们终身,证明我们的能力水平,成为评定工资待遇的标准,并被纳入人事档案。
2. 通过获得社工证,可以在社区招聘考试中免笔试或获得加分。此外,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每月还会获得相应的补贴。
3. 近年来,国家取消了许多证书,但目前保留的发证种类仍有151种,其中社工证被列为中国十大最有用的证书之一。这表明,许多过去的职业内容和方向已被纳入社工证的范围。
本人本科主修法学,毕业后从事了两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培训。简单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考试对象及专业性差异
尽管司法考试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通过率差不多,但它们在本质上存在很大差异。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大多是在校学生或从事相关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士,这些人占了参考人员的80%到90%。因此,考试人员的专业性非常强。相比之下,社会工作者考试的参考人员包括专业和非专业的学生、社区工作者、民政局及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社会人员,这三部分人员比例相差不大。从专业性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考试的专业性远不及司法考试。因此,即使通过率相近,司法考试的难度显然更大一些。
考试模式的差异
社会工作者考试与司法考试在模式上有根本性区别。前者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每个级别的通过率有所不同。初级考试的全国通过率通常在25%到30%左右,而中级考试的通过率大约在15%左右。这是不是意味着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比司法考试更难呢?事实并非如此。中级考试对专业性的要求确实更高,例如增加了一门法律与法规的考试,实务部分也变成了主观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性。许多直接参加中级考试的考生缺乏专业学习,理论运用能力较差,导致通过率不高。而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多是经过多年学习,理论熟悉度和运用能力都比较强,但通过率仍然不高。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者的难度和通过率。
通过率的计算
社会工作者中级考试的通过率是连续两年通过三门,而司法考试要求考生在一年内全部通过。因此,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的通过率应当以两年为单位来计算。通过这一点,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两者的通过率到底如何。
最后,司法考试被誉为“天下第一考”并非浪得虚名,其难度和专业性确实使其成为诸多考试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法学专业是可以考取社工证的。实际上,社工证的考试难度并不大,而且对报考者的要求也不高。与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编制考试相比,社工证的门槛显然更低。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从事社工工作,然而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选择社工行业其实是一个相当对口的方向。毕竟,法学专业的背景能够为社工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只要你有意愿从事社工工作,获取社工证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成功的机会相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