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师考试,全称为“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即社会工作者参加这一考试后获得的证书被称为“社会工作师证书”。这是一项新的职业资格考试。社区工作者是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被各个街道和社区的服务站录用的专职人员,他们在自然居住小区内,为居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其他公益服务。
区别在于,社会工作师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考试结果全国通用。而社会工作者考试则由各地区或街道组织,考试流程不同,总分为150分,按比例划分合格线。
2. 为什么要报考社会工作师?
含金量高:社会工作师证书由人社部和民政部共同颁发,证书在全国范围内通用,是社工行业中最高的证书,也是进入相关岗位的必备“敲门砖”。该证书是各事业单位鼓励报考的首选证书。
高薪资、就业广、缺口大:持证人员的基本薪资通常在7000元起,一线和二线城市则在10000元以上,而且每个月还有相应的补贴。目前,全国有150万个相关岗位,但持证人员不足40万。国家对高素质、高层次的社工人才需求巨大,目前人才供不应求,因此现在是报考社会工作师考试的黄金期。
福利待遇好: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措施。例如,给予持证人员一次性或分批次金币奖励。部分地区将社会工作师证书列入积分落户的加分项,并且免征个人所得税。
多种就业渠道:在公职类岗位系统中,如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公安等职能部门,以及各种福利院、疗养院等服务机构,上岗必须持有相关社会工作师证书。在民间团体以及社区居委会中,持证人员才能通过“选聘结合”等方式成为专职社区工作者,从事相关社区服务。
3. 如何报考社会工作师?
考试科目:
社工,即社会工作者,是指那些致力于帮助他人并改善社会环境的职业人士。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职业,基于科学知识,运用专业方法,旨在帮助那些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并促进个人与社会环境的更好适应。
这一定义明确指出,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其特点在于为需要帮助的人群,尤其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且有效的服务。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以受助人的需求为中心,通过科学的助人技巧,达到有效的援助效果。